首頁  >  滾動 > 法治 >   內容頁

紅谷隧道明年通車 開車從隧道過江最快3分鐘抵達對岸

2016-03-03 08:41:44 來源:南昌晚報

  中國登封網訊 目前,紅谷隧道工程江底隧道已經完成6節(jié)沉管的沉放,打通了690米隧道,隧道內正在進行混凝土鋪裝、防撞側石等施工。

  記者了解到,紅谷隧道過江段由12節(jié)、單節(jié)約115米的沉管管段組成,單節(jié)沉管管段的長度與沉管隧道的總長度在國內內河均屬于領先地位,建設規(guī)模僅次于在伶仃洋修建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

  紅谷隧道項目部經理萬超介紹:“今年5月份,項目部將開始第二批次沉管的浮運安裝,2016年可以說是紅谷隧道建設的決勝年。”

  據(jù)了解,紅谷隧道位于跨江大橋南昌大橋、八一大橋之間,連接南昌市紅谷灘新區(qū)與東岸老城區(qū)。隧道起點位于豐和中大道與怡園路交叉口東側,路線自西向東沿怡園路下方布設,下穿紅谷中大道、贛江中大道,并以直線形式穿越贛江,東岸以地下互通立交形式分別接沿江中大道、中山西路、朝陽洲中路,隧道主線全長約2650米,工程按城市主干路、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設計行車速度為50公里/小時。

  紅谷隧道采用“快速過江、立體交通、多點疏散、東西貫通”的設計理念,兩岸設置多個進出口與區(qū)域路網銜接,解決出口處交通擁堵問題。西岸于豐和中大道東側設主線出入口,于紅谷中大道東側設一對出入口。東岸以地下“雙Y型”互通立交形式連接沿江中大道,于中山西路分離立交北側設一對出入口,于朝陽中路北側設一對出入口,在中山西路設一對出入口,在朝陽中路設一出口。東岸通過多匝道的設置,采用多點疏散的交通組織方式,可保證過江車流通過沿江中大道以及與其相連的東西向道路(民德路、中山西路、朝陽中路、朝陽南路)快速分流。

  紅谷隧道2017年建成通車,將開辟一條新的過江通道,大大緩解南昌大橋與八一大橋的過江交通壓力。根據(jù)隧道設計,市民開車從隧道過江,最快3分鐘就能抵達對岸。(梅婷 記者 吳躍強)

標簽: 隧道 紅谷

猜你喜歡

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