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
舉手之勞 再夸我就過意不去了
對孫家人來說,最難熬的莫過于春節(jié)了。孩子流落在外,他們哪有心思過節(jié)呢。孫付印說,孩子30多年來從未離家出走過,去年12月30日那天,鄰居放在他家的一輛自行車讓孫彥浩愛不釋手,他不僅把車子擦得锃亮,而且騎著它在村子里轉(zhuǎn)悠了兩次,但第二次就沒有再回來。
沒人知道孫彥浩是如何從山東省曹縣流浪到開封杞縣的,但從目前所知的監(jiān)控視頻看,他曾在多個路口徘徊,但最終都走錯,離家越來越遠(yuǎn)。
周克廣平時就在村里收購糧食,他第一次見到孫彥浩還是在年前,“當(dāng)時街坊說過來個‘傻子’,我見他餓得不行,就給他買了袋方便面。吃完走后沒多久,他又來了,我又給他幾袋方便面和雞蛋。跟他交談,他只說想家,卻說不出家在哪里。”
周克廣并不知道眼前這個傻乎乎的漢子是孫家人要找的孩子,直到2月20日,他在村里看到了貼有孫彥浩頭像的尋人啟事,才猛然想起來此人正是年前來過他家的“傻子”。
他趕緊四處尋找,最后在四五公里外的鎮(zhèn)子上找到了孫彥浩,并發(fā)了照片給孫家,當(dāng)天下午孫家人便趕到了杞縣。
“這錢咋也不能要,舉手之勞而已。”周克廣說,孫家父子相擁而泣的場面讓他動容,孫家人不停的道謝讓他感到有些過意不去。他甚至有些懊悔,在第一次見到孫彥浩時該多問幾句的,哪怕是多留意一下村口電線桿上的尋人啟事,這樣就能更早一點(diǎn)讓一家人團(tuán)聚了。
【心聲】
感謝大家 再隆重也不為過
相比周克廣的憨厚和不知所措,昨日,孫彥浩的姐姐告訴記者,失而復(fù)得的心情一般人是很難了解的,在她家人看來,怎么感謝周大哥都不為過。
“尋親的過程很艱難,但好在有鄉(xiāng)親們主動幫忙發(fā)傳單,還有很多網(wǎng)友也紛紛發(fā)來線索。”她說,希望越來越多的“周克廣”涌現(xiàn),一個留意可能就拯救了一個家庭。
元宵節(jié)晚上,孫付印一家人終于把年夜飯補(bǔ)回來了,“我們還請了鄉(xiāng)親們一起吃飯,就是因?yàn)楹眯娜硕?,我們家才能重聚到一起啊?rdquo;(記者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