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公益 > 正文

讓“體面”來自內心
2014-07-14 14:04:39   來源:中國登封網   評論:0 點擊:

  楊文科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14日 24 版)報凝聚人心的‘不體面’(金臺隨感)  低矮小平房,破舊的紅磚瓦房,

  楊文科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14日 24 版)報“凝聚人心的‘不體面’(金臺隨感)”

  低矮小平房,破舊的紅磚瓦房,服役近六十年的土坯房,其貌不揚,外表不“體面”,仍然是縣委領導和各部門的“蝸居”之地,盡管其貌不揚,外表并不“體面”,卻讓人看著舒心,緊貼民心,凝聚人心。這是什么原因呢?

  歷史原因:東晉大官叫吳隱之賣狗嫁女事跡;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 他一生儉樸,以節(jié)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 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周恩來總理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jié)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可見,從古至今,簡樸之風,依然有之,不需要我們大肆宣揚。而為官之道,勤政廉明,自然是上上之策,哪些看似不“體面”的外表里面,遮藏著一顆愛民為民,為民請命的大愛之心。

  現實原因: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農業(yè)大國,雖然建國到現在在經濟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可是在很多地方。經濟依然滯后,發(fā)展十分不平衡,甚至在很多的大城市,依然存在著為了一日三餐而廢寢忘食、奔走忙碌的人。不管是湖南臨澧縣,還是河北靈壽,亦或河南盧縣的各級黨員領導們,在他們的眼睛里,并不是看不到那些奢華的大院,豪華的裝飾,奢侈的享受,他們看到的,是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活生生的歷史教訓和現實生活中那些為兩毛錢的小菜而“斤斤計較”人。在他們心里,也并不是享受不了那些豪宴、豪車亦或豪房,在他們心里,想到的是人民的疾苦。在其位謀其政,不為發(fā)展當官,不如回家種田。

相關熱詞搜索:內心

上一篇:登封市衛(wèi)生局扎實推進中醫(yī)工作 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
下一篇:“官員非正常性”死亡應受關注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登封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登封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登封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登封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