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封網訊 禁令已下,仍有人頂風違紀辦“
升學宴”。湖北省荊州市紀委監(jiān)察局4日通報,近期通過對黨員、干部操辦“升學宴”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查處了4起典型案例。(新華網,08月04日)
該報道顯示,自從禁令出臺之后,仍然有頂風違規(guī)辦“升學宴”的事件發(fā)生,規(guī)模大的大到18桌,小的只有3桌。在中國現(xiàn)今的人情事故中,到底該不該辦“升學宴”?要不要一刀切?筆者認為應該有個度的把握。
我們試著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該事件中的主人公,假如你的朋友三四,今天這個給子女辦婚宴,明天那個辦壽宴,后天又有個普通身份的朋友辦“升學宴”,他們都邀請了你,你到底是去呢?還是不去呢?去吧,害怕被人捕風捉影,不去吧朋友感情肯定打折。最后只好叫別的朋友代辦,禮到人不到。即便是這樣,我們肯定又得算一筆賬,自己的子女才上大學,論結婚還早,自己又不敢隨便辦個壽宴或者巧立名目請客收禮,那么送出去的那些個份子錢又找什么機會收回來呢?這還真是個大問題,莫非就這樣做了“虧本生意”?
誠然,在中國傳統(tǒng)的人情文化中,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同事情,都會遇到很多需要隨份子錢的大小宴席,那么為了杜絕那些以隨份子的名義斂財的行為,是不是要搞一刀切,堅決不允許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辦宴?聽來似乎太沒有人情味,執(zhí)行的難度也顯而易見。自從相關禁令頒布之后,許多地方的公職人員可以說是“談情色變”,搞得是草木皆兵,人心惶惶,請客之前一定要三思再三思。但是話說回來,在各種宴席中,不乏有些公職人員利用宴席之便進行斂財,我們又缺乏這樣的監(jiān)督機制,你總不能設立個監(jiān)督組織去給別人當“會計”吧?
總之,杜絕國家公職人員以辦宴為幌子進行斂財的行為,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搞一刀切,勢必會引起社會某些階層的強烈不滿,執(zhí)行難度也很大;如果不搞一刀切,又不好建立相關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只有在請客規(guī)模、份子錢數額及客人與主人間的關系上面進行限制。因此,筆者認為:加強干部隊伍廉政建設,塑造人情來往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才是正道。
(文/鄧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