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封網(wǎng)訊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集中開展“一站式”服務,這是四川汶川縣政務服務中心對群眾的莊嚴承諾。走進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笑臉相迎真情服務,辦事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一股真情為民的良好服務清風撲面而來。(新華網(wǎng)四川頻道7月18日訊)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黨始終堅持的群眾路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為了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一項宗旨就是排民難,解民憂,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是。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群眾“辦事難”的現(xiàn)象卻屢有發(fā)生,究其根源是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出了問題,缺乏為民服務意識,不把群眾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遇事互相推諉、“踢皮球”。再加之,信息不通暢,一些部門對于群眾辦理的業(yè)務所需材料、手續(xù)的信息缺乏公開和公示,使辦事群眾被“蒙在鼓里”,進一步增加了其辦事難度。
那么,如何化解群眾“辦事難”,真正做到方便群眾辦事,讓群眾滿意?筆者認為,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進一步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盡量簡化辦事流程,減少審批環(huán)節(jié),縮短辦結時限,力爭做到“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并且,在讓群眾辦事方便舒服,讓群眾少跑彎路的同時,不可忽視為民服務的態(tài)度,要有誠心、有耐心,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發(fā)生,要讓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據(jù)了解,為提高群眾辦事效率,四川汶川縣集中開展“一站式”服務,采取多種措施強化為民服務理念,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yōu)質(zhì)的公共服務。一是整合資源,讓364個涉及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的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二是進一步完善便民服務設施設備,在溫馨標語、手機充電站、無線WiFi等先進設施的基礎上,新增便民飲水點、便民電子閱讀器等便民設備;三是提倡“微笑式服務”,將“提倡用語”與“禁忌用語”的標牌設置在窗口坐席,進一步規(guī)范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四是加強工作紀律,嚴格上下班考勤簽到制度,建立行政效能監(jiān)察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汶川縣一系列措施改進了工作作風,保障了服務品質(zhì),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素質(zhì)和工作效率,有效化解了群眾“辦事難”等問題,得到了辦事群眾的一致好評。
筆者認為,汶川“一站式”服務將分散辦公為集中地點辦公,讓群眾辦事跑多道門變?yōu)檫M一道門、跑多趟變?yōu)榕芤惶恕⒄叶鄠€人變?yōu)檎乙粋€人,不僅解決了廣為群眾詬病的“辦事難”問題,為群眾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服務,同時增進了黨群干群關系,值得稱道。“一站式”服務體系的構建,并不是各職能部門的簡單疊加,而是公共資源的有效整合,突出了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從一扇門到另一扇門的距離很短,但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工作的效能和態(tài)度恰恰在這“微不足道”的距離之間,“一站式”服務縮短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黨群、干群眾之間的距離。(顧一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