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邦泰基金:購買基金產品的三個誤區(qū)
基金投資被喻為一種被動投資,相比于股票投資有著顯著的安全性,基金的波動范圍有限、風險系數(shù)相對小,同時,專業(yè)人士的打理使財富的增值保值更有保障。話雖如此,沒有完全保賺不賠的交易買賣。凱邦泰基金市場部負責人給出一些參考價值較高的建議,在購買基金時,依然要注意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看到好行情就上車。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陋習,市場不景氣,凈值連續(xù)下滑的時候,不敢出手,相反,在牛市中則是頻頻喝彩、蠢蠢欲動。的確,好行情是有帶動作用的,對未來的美好預期,決定了人們偏向于喜歡靠近好的情況,拒絕接受壞的苗頭。但是,基金這條變化曲線高高低低、起伏不定,在一個山峰之后有谷底、谷底之后又是一個峰巔,這是恒久不變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當你追高購買基金的時候,你距離賺錢已經過了一個世紀,真正適宜上車的時機應該在前一個低谷處。你已經錯過了前一個低谷,耐心等待下一個低谷的到來,才是明智的做法。
誤區(qū)二:跟隨平臺推廣買基金。尤其是在一些第三方基金平臺,為個別基金進行宣傳推廣,例如在首頁推薦或開辟專頁詳細介紹等,這是慣用的促銷手法。然而,這樣做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諸如廣告成本、運營成本、項目成本等都要計算在內,這些促銷手段表面看是巨大的利好,但這些成本都在無形中轉嫁給了投資者身上。各種形式的手續(xù)費、管理費、托管費等,便是平臺收回這些成本的最好的利器。手續(xù)費可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平臺創(chuàng)收,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投資者的盈利。正所謂“小數(shù)怕長計”,哪怕是低1折的申購費、0.5%的托管費,長遠來計,與那些完全免費的基金相比,所能產生的資金收入最終也會形成天壤之別,更別說再加上這些昂貴的推廣費用了。
誤區(qū)三:基金一直跌就一直買。一些人認為在基金凈值下跌過程中,采用多次購買的形式可以降低購買成本,這種觀點其實不盡然。這種平均成本購買法需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便是這支基金具有價值、值得持有?,F(xiàn)實中,個別業(yè)績不佳的基金,每每每況愈下,甚至在大好的行情中也是喋喋不休,此時如果繼續(xù)購買,無疑于將資金扔進了大海。所以,在決定繼續(xù)投入資金補倉之前,必須對基金的質量作出合理的判斷。否則,遭遇到不良基金、面臨需要清盤的情況,投資者將會受到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