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 著名當代畫家、“黃月藝術公益基金”創(chuàng)始人黃月的個人藝術展在紐約洛克菲勒州立公園內的美術館隆重開幕,洛克菲勒家族的金伯利.K.洛克菲勒(Kimberly K. Rockefeller)是本次名為“Huang YueNature'sDivine Impressions”(黃月·自然的天賜印象)繪畫展的策展人,包括媒體在內的紐約各界人士約200人出席了這場洛克菲勒家族近百年來首次為一個藝術家舉辦的個人畫展。
金伯利在開幕致詞中說:“這所美術館是由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III)先生和他的夫人建造的,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美術館。黃月的繪畫藝術,不論是油畫還是水墨畫都帶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覺感受,帶領我們進入無極美麗的、空靈的圣地。我們在這里為他舉辦展覽,表達了我們對他最深的敬意”。
據了解,黃月的花鳥油畫是獨一無二的,開創(chuàng)了一個西洋油畫自蛋彩畫改良以來在近600年間其體材不曾有過的的全新體材——花鳥油畫”。
一直以來,在東西方油畫作品中能見到的對花鳥的描寫多以人物畫的背景出現(xiàn),或者是靜物繪畫,或者是客觀記錄,或者是表現(xiàn)自然狀態(tài)下的花或鳥。而黃月的花鳥油畫與這些花鳥畫有著本質的不同。黃月的花鳥油畫的創(chuàng)作主題與中國花鳥畫的主題更接近,不是為了表現(xiàn)花鳥,更不是再現(xiàn)自然狀態(tài)下的花鳥,而是借以花鳥為畫面的主體元素,表現(xiàn)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狀態(tài)的某種聯(lián)系而給以強化的一種主觀表現(xiàn)的繪畫,一種人的抽象精神與思想情緒的具象表現(xiàn)的繪畫。
從狹義上解讀:花鳥油畫在體裁上是過去沒有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手段、藝術風格等方面明顯區(qū)別于中國花鳥繪畫和西方油畫,其獨一性是鮮明的;從廣義上解讀:在世界東西方油畫藝術分類中,還沒有花鳥油畫這一獨立的體裁。
黃月的形式繪畫語言具有鮮明的個性,抽象與具象互補表現(xiàn),中西元素的巧妙融合,視覺感受是顛覆性的,一種全新的油畫體裁——花鳥油畫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黃月說:“色彩的渲染、色塊的安排、墨道的運用和結構線的形成都需要畫家用心去實現(xiàn)。在我的花鳥油畫作品中,我最常用的表現(xiàn)方法是顏色的恣意流淌,這是我從中國唐代鉛釉陶上得到的啟發(fā)。制陶工匠們將陶器或粘或涂抹上鉛釉,任憑鉛釉流淌,經高溫燒制,最終得到了顏色迤邐,不可重復,巧如天工的唐三彩。我在繪畫中運用色彩流淌的技法,不僅表現(xiàn)了一種情緒的宣泄,還能從中得到色彩的啟示與靈感,在隨意和控制中得到預想之外的畫面效果”。
2012年,黃月開始探索中國水墨花鳥畫。黃月說:“中國古人認為,只有意化了的色彩才能傳達深刻的精神內涵。在中國傳統(tǒng)水墨中融入西方繪畫的表現(xiàn)元素,色彩在宣紙上發(fā)生氤氳、滲化而產生的可遇不可求之象是傳統(tǒng)水墨無法達到的。而色彩的冷暖變化與墨色的融合強化了給予人的心理與視覺的沖擊”。
黃月的花鳥繪畫創(chuàng)作追求在尋找自然表象內涵的神性中激發(fā)內心瞬間的情感,以具象感性的方式加以表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超越自我的審美境界。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III)熱愛藝術與慈善,20世紀60年代開始,和他的妻子布蘭切特(Blanchette)
全面搜求東方美術名品,并成為亞洲和美國藝術最主要的收藏者。此次黃月個人藝術展由洛克菲勒家族發(fā)起,得到了黃月藝術公益基金的大力支持,旨在向美國主流人群介紹和展示中國具有世界性繪畫語言的當代美術。
另據了解,2000年至今,黃月的花鳥繪畫作品數次在國際上獲獎,并被國內外重要場所、美術機構和世界知名人士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