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區(qū)規(guī)定,6月起,每周星期一定為“無會日”,自從推行每周一為“無會日”以來,廣安區(qū)鄉(xiāng)鎮(zhèn)機關干部更接地氣了,一大批問題在群眾家門口得到解決。據統(tǒng)計,僅一個多月,就收集問題建議675個,幫助協(xié)調解決問題469個,干部上門辦實事、調解糾紛600余件。(四川日報2014年7月15日)
十八大以來,中央一直強調各地地方政府要少開會,開短會,開有實際意義的會。這就是在要求我們黨員干部在工作中重實效,重落實,不能決心在會上,落實在紙上,行動在嘴上。習總書記更是一語道破: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四川廣安這一舉措無疑是這句話的一次有益改革,也是一次群眾路線的自我實踐。
廣安區(qū)部分鄉(xiāng)鎮(zhèn)利用星期一“無會日”帶著公務章到各村設點為群眾辦事,對于行動不便的百姓更是“上門服務”。政府的部分部門也因會議的減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一線工作中去,給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更好地服務。有的領導在無會日中,更是冒著三十四攝氏度的氣溫,將一整天的工作都安排在戶外。
我們也應該看到,四川廣安區(qū)不僅僅只是在開展了“無會日”改革,更是利用這個契機改變自身的工作思維,工作方式,是當地政府從職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一次自我脫變,值得各地政府借鑒學習。
相較于廣安政府部門主動上門為百姓辦事,我們仍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辦事部門,仍然存在群眾辦事難,手續(xù)繁雜,態(tài)度生硬等問題,這些地方政府黨員干部應該更應多看看,多學習學習此類新聞,扭轉自己心中根深蒂固的官僚主義思想,找回自己作為公職人員的公仆本源,放下身段,勤勤懇懇為民干事。
作者:陳嵐